山南市人民政府
今天是: 2018年9月10日 星期一
当前位置: 首页>政务公开>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> 医疗卫生

洛扎县鼠疫防控温馨提示

2024-08-20 17:00:00 来源:“秘境洛扎”微信公众号

夏季进入传染病高发期,并随着天气转暖,鼠活动频繁。为进一步加强鼠疫防控工作,确保全县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,现就鼠疫相关防控知识及个人防护有关事项,温馨提示如下:

一、什么是鼠疫

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,通常在啮齿动物之间流行,偶尔能引起人间流行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》将鼠疫列为甲类传染病,位居第一位,也称“一号病”,具有起病急、病程短、死亡率高、传染性强、传播迅速等特点。

 二、鼠疫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

鼠疫染疫动物:自然感染鼠疫的动物都可以作为人间鼠疫的传染源,包括啮齿类动物(鼠类、旱獭等)、野生食肉类动物、野生偶蹄类动物、家养动物。其中,最主要的传染源是啮齿类动物。

1.鼠疫患者:肺鼠疫患者是引起鼠疫暴发和流行的最危险的传染源,在疾病早期即具有传染性。无症状感染者不具有传染性。

2.传经跳蚤叮咬传播:人类鼠疫的首发病例多由跳蚤叮咬所致,即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即可造成人的感染。

3.经直接接触传播:人类通过捕猎、宰杀、剥皮及食肉等方式直接接触染疫动物。鼠疫菌可以通过手部伤口,包括非常细小的伤口,如手指的倒刺等进入人体,然后经淋巴管或血液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。

 4.经飞沫传播:肺鼠疫患者或动物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鼠疫菌,可通过呼吸、咳嗽将鼠疫菌排入周围空气中,形成细菌微粒及气溶胶,造成肺鼠疫传播。人类对鼠疫普遍易感,没有天然免疫力,在流行病学上表现出的差异与接触传染源的机会有关,从事野外工作的人或猎杀、剥食旱獭的猎人、牧民接触染疫动物可能性大,感染的可能性高于一般人群。

  三、感染鼠疫后会出现哪些症状

 鼠疫发病急、潜伏期短,一般为1-6天,但个别病例可达8-9天,临床上分为腺鼠疫、肺鼠疫及败血型鼠疫等类型,如果不加治疗,病死率为30%-100%。典型症状有突然发烧(体温可达39-40℃)、寒战、头痛和身体疼痛、虚弱、恶心和呕吐。腺鼠疫会出现淋巴结疼痛和发炎。感染肺鼠疫后很快出现症状,表现为呼吸短促和咳嗽等严重呼吸道症状,通常伴有血痰。

 四、如何预防鼠疫

1.在鼠疫流行季节期间不接触旱獭,不再旱獭洞口坐卧,不去逗玩健康状况不明的鼠类、旱獭等动物,不剥食旱獭以及疫区内野生动物,使用驱虫剂,做好防止跳蚤叮咬的措施。

2.管好家畜,尽可能减少家养动物与鼠类、旱獭等动物的接触。

3.如若出现发热、寒战、淋巴结疼痛、咳嗽、咳血或出血等症状,应当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旅行史。

4加强宣传教育,做到“三不三报”。三不:既不捕食病死动物;不接触病死鼠和其它病死动物;不携带染疫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;三报:既报告病死鼠;报告疑似病人;报告不明原因的高热患者和急死病患者。

县疾控中心联系电话:0893-7372202
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