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7日下午,洛扎县召开县委农村工作会议,县委书记扎西多布杰出席会议并讲话,县委副书记、县长付成聪主持会议,县政协主席洛桑次仁、县委副书记、第十三批驻村工作队领队卫峰及在家县级干部出席。各乡(镇)党政领导、村(社区)主要负责同志、县(中、区、市)直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。
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“三农”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、中央一号文件精神、中央、区党委和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。充分肯定2024年我县“三农”工作取得的成效,安排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。
图为会议现场
会议指出,全县上下务必深刻学习领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,紧密结合本县实际,抓好贯彻落实。要站在坚定拥护“两个确立”、坚决做到“两个维护”的政治高度,精准把握“三农”工作的战略重点、目标任务以及实践要求,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区市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,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,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,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。
会议强调,抓好“三农”工作,是加快全县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之举,也是实现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的重要保障。全县上下要从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高度出发,从落实聚焦“四件大事”,聚力“四个创建”的战略高度着眼,始终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。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工作、乡村振兴、群众增收等方面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区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,以及有关农村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,深入研究本辖区内农村工作实际情况,为今年“三农”工作开好局、起好步。
会议强调,全县上下要以“六个全力”为抓手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。以坚定的决心和扎实的行动,奋力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。一要全力抓好粮食安全。坚决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,严格耕地保护,坚持占补平衡,以“长牙齿”硬举措遏制耕地“非农化”、防止“非粮化”,力争建成和提质改造高标准农田1500亩,强化质量监管;推广有机肥改良土壤、提升地力;持续排查整治闲置温室、弃耕地,加快农田水利建设;强化科技装备支撑,落实农机补贴政策,推动育种引种与良种良法配套;巩固种质资源成果,推广藏青3000、藏青2000等优质品种,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.23万亩以上,其中青稞面积在1.63万亩以上,确保良种覆盖率98%、粮食产量0.96万吨目标。加大黄牛改良力度,加强接羔育幼,提高养殖水平,确保新生仔畜成活率达95%以上,加大牲畜出栏补贴政策落实力度,加强政策宣传落实力度,提升群众知晓率,确保资金兑现率90%以上。二要全力抓好成果巩固。严格落实“四个不摘”要求,按照“及时发现、及时预警、及时确认、及时帮扶、及时消除”要求,用好100万元的救助资金,强化监测户防返贫动态监测,紧盯收入水平变化、“两不愁三保障”和饮水安全巩固拓展情况,精准落实“1+N”防返贫帮扶措施,做到“应纳尽纳”,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;三要全力抓群众增收。要紧密结合洛扎实际,深入挖掘增收潜能,借助富民产业壮大、项目实施驱动、组织化转移就业以及政策扶持等多措并举,有效拓宽群众增收路径,确保今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%以上,人均任务总量在25284元以上;四要全力抓乡村建设。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,必须坚持城乡融合发展,不断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、提升农牧民生活品质。各相关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,切实把完善农牧区基础设施、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和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作为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。深入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积极融入G219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带建设,着力打造美秀、德玛龙宜居宜业和美乡村,巩固提升嘎波、杜鲁、贡祖、拉郊4个村(社区)人居环境,继续推广积分兑换超市,完成户厕改造39户、人畜分离162户的任务,稳步推进57处牛圈拆除和恢复工作,做好政策解释工作,引导群众文明生产生活;五要全力抓乡村治理。全面建立乡(镇)履行职责事项清单,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、法治、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,持续优化基层网格党组织设置、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,持续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。深入实施全面消除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三年行动,结合实际抓好盘活现有资产、发展飞地经济、提倡抱团发展、鼓励村企合作、入股项目分红等“11项举措”落地落实,确保2025年全县32个村(社区)集体经济收入实现新突破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完善村规民约、居民公约,深入实施“八五”普法,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,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氛围;六要全力抓农村改革。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深化农村改革,必须发挥好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,运用好改革法宝,激活力、扬优势,全面推进农业农村重点改革任务落实。
会议要求,全县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乡(镇)、涉农部门要带着感情做好“三农”工作,全面落实“四下基层”制度,与基层干部群众商讨振兴良策,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多做打基础、利长远、惠民生之举,坚决不做急功近利、劳民伤财、“一刀切”之事,自觉纠治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问题,让群众可感可及、得到实惠。(嘎玛平措)
编辑:丁婉玉
校对:廖明昌
审核:旺堆